第六十七章 突然打击(2/4)
当时,印度此举主要是想把美国拖下水。
说得确切一点,在印度情报机构看来,中国情报机构截获这份情报后,首先会考虑美国的立场,而美国当局不可能立即做出决断,所以会推断印度正在积极准备战争,而且美国很有可能会卷入进来。如此一来,中国在进行军事部署的时候,就得提防太平洋对岸的强大敌人,不会全力应付印度洋方向上的挑战,从而放松对印度的警惕。即便中国当局从中读出了战争信号,也不会想到,印度将在几个小时之后发动战争,因此对印度空军的突击行动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牧浩洋做出判断的时候,印度空军的战斗机已经升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而中国舰队并没有因为提前接到警报而避免遭到突然打击。
可以说,印度在这个时候的一个部署显得非常关键,即没有在突击中国舰队之前进行战争动员。
在这轮突击中,印度空军总共出动了三批机群,总计近五百架战斗机。
因为中印关系早就走到了战争边缘,而且印度接受了大量美制战斗机,正在加强训练工作,所以这些战斗机从二十多处空军基地起飞的时候,并没有惊动中国情报机构,被认为是在进行日常训练。
战斗打响的时候,中国舰队的准备严重不足。
当时,两支舰队刚刚收到警报,但是正在回收夜间训练的战斗机,所以四支航母战斗群都没有立即增派防空战斗机,而是决定在七点过后,等到所有战斗机返航后,再增强防空力量。
更重要的是,在回收战斗机的时候,四艘航母分得比较开。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四支航母战斗群里的护航战舰很难相互掩护。
当时,位于舰队最前方的“秦岭”号与位于最后方的“黄河”号有八十公里,而且每艘航母的间隔距离都在十五公里以上。按照航空作业标准,航母回收战斗机的时候,间隔距离必须在十公里以上。
如此一来,在“秦岭”号受到攻击的时候,“黄河”号航母战斗群里的防空战舰就很难发挥作用。相反,如果“黄河”号首先受到攻击,“秦岭”号航母战斗群里的防空战舰也只能干瞪眼。
因为中国舰队在向东南方向航行,所以最先受到攻击的是“黄河”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