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老将入朝,执笔修典(2/4)
“国老在公则国之柱臣,巡边五十载、劳苦功高,在私则戚族尊亲,养我秀慧内人,朕亦要谨持晚辈之礼,馈此情义。于公于私,惠我俱深,自当以荣爵厚礼以作报答!”
李潼也自席中起身,再将唐休璟搀扶起来,捧着他两臂继续笑语说道:“今朝廷诸事维新,少壮者各当要计,此虽务实典章,但也并非讥笑先攻者老不当事、弃而不用。国老入朝后不需再劳碌事冗,但国事计议、仍需仰仗国老斧正拾遗。”
将唐休璟召回朝中,时机合适的时候只是一纸敕令。但归朝之后该要如何任用,却让李潼考虑了很长的时间。
毕竟唐休璟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边将功臣,还有着一层外戚的身份。若仅仅只是召回朝中虚位荣养起来,则就不免浪费了唐休璟的才力。
如今唐休璟虽然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但李潼心里自然明白其人绝非老不堪用,如果没有自己的干涉,不久之后便会老将发威、再创辉煌,凭着一场大胜威震中外。
虽然眼下大唐君臣要更加进取、国力较之历史上同一时期也要更加强大,并不需要古稀之年的老将再披甲上阵、奋勇杀敌,但既然唐休璟仍有这样的雄心壮力,却因为身为外戚的缘故而就此淡出于时局,李潼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可惜。
可如今这种情况,无论将唐休璟召回朝中拜相、还是担任禁卫大将都有些不妥,该要如何继续挖掘出唐休璟的才能与价值,也的确需要斟酌一番。
在经过一番考虑后,李潼决定放弃老将征战决胜疆场的才力,重点挖掘唐休璟这大半生事边的丰富阅历与经验。毕竟战场上的情势瞬间万变,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继续将唐休璟放在与敌交战的最前线,胜则可喜,可若发生什么意外,自己也将难以面对自家娘子。
眼下唐家文武才力不乏,诸多少壮后进也需要磨砺出头的机会。而跟一场战争的胜负相比,唐休璟这样的老将、其经历韬略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所以李潼是希望唐休璟归朝之后,能够将其戎马半生的经历与各种边事谋略整理著书,将丰富的经验转变为扎实的理论,从而继续源源不断的为大唐培养军事上的人才。
“文武二事,国之大计。当中兵者,尤需切实应事,不容虚妄狂言。攻伐守御,古来宗法有传,前人珠玉,诚可细摹。但凡所论事,亦不需一味厚古薄今。武德以来,唐家创业兴治,亦多雄壮不逊古人。虽有史笔计量,但文人用墨轻重,未必能尽述得失……”
既然动了要让唐休璟修书的念头,李潼当然不满足于仅仅只编修一份唐休璟个人的游记,他是想修一部从隋末唐初开始、高祖创业以来的战争史,详细记录大唐从消灭隋末群雄到四方征战周边诸胡的鸿篇巨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