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王珂的吻痕(1/2)
09年机锋论坛才刚刚起步,IT之家还没创办,HTC还没正式进入大陆市场,手机都是通过水货渠道流入,三星在研发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虽然也有安卓手机,但并不是很重视,等到明年的盖世S1开始,才会真正火起来。
这个时间段,安卓在智能手机领域只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婴儿,国内的安卓系统发展更是一片蛮荒。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需求,洛神“系统”以拓荒者的身份出现,在各种成分的“自来水”传播下,很快就聚集了相当一批的用户,甚至有一些没有安卓智能手机,或者手机还没适配的人,居然也在洛神社区里面跟着灌水。
除了用户之外,洛神社区内也陆续吸引了一些民间大神,经过接触之后,有一人在年末辞职加入了古诗词,没办法,给得实在太多了。
洛神社区在国内发烧友内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古词手机也即将进入测试阶段,主要零部件都已经谈妥。
他自己这段时间基本都是天南海北的乱跑,光北美就去了三趟,没办法,芯片相关的供应商都在那边。
很多人听到手机芯片,基本就认为等同于手机处理器,这其实是一个传播过程之中导致的概念混淆。
后世最为出名的“手机芯片”有三家,华为的麒麟系列、高通的骁龙系列、苹果的A系列,其中麒麟980、990等,骁龙865、888等,都被称作SOC,其中包括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NPU(AI处理器,麒麟970首次集成,此前两家都没有),以及基带;
而苹果的A系列芯片只有CPU和GPU,负责手机信号的基带并没有,因为苹果设计不出来,选择的是从高通买基带。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ahref=""target="_blank"/a
也就是说,麒麟和骁龙都是CPU、GPU和基带三合一,苹果是二加一,也叫“外挂”,在基带研发难度极大——尤其是专利限制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但也有弊端。
比如历代苹果手机,在使用移动网络的情况下,续航明显要比无线网络情况下降低太多,所有手机使用移动网络都比无线网络更耗电,但搭载华为、高通两家处理器的手机消耗情况明显优于苹果。
所以很多手机UP住评测苹果手机续航的时候,基本都是连接wifi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当然,苹果也有优势,软硬件一体带来了极其强大的优化能力,某高管曾说再优化也不可能违背物理规律,把三千毫安电池的续航优化超过四千毫安,这属于很明显的偷换概念,续航的物理规律可不止是看电池大小,还有功耗!
苹果手机在日常使用的情况下,功耗控制要比各大流氓软件群魔乱舞的安卓手机强大何止一倍两倍!
iPhone的max系列,3000毫安出头的电池,日常使用的情况下,续航能力要胜过大部分4000毫安电池的安卓手机。
其中又以某米为代表,人家把三千电池的续航能力往四千优化,它把四千电池的续航往三千“优化”。
不过也得分场景,功耗控制大多来自于对流氓软件的管制,在持续亮屏使用、打游戏等情况下,没有功耗的差异,大电池的优势都是踏踏实实的。
至于苹果手机的信号问题,外挂基带并非主要缘故,包括从iPhone7开始使用(7开始混用)因特尔信号基带,一直被喷因特尔基带太坑爹,不如高通,其实完全就是给苹果背锅:
因特尔信号基带固然不如高通,但苹果手机的信号差,完全是因为苹果的信号设计能力太垃圾,尤其是跟秒天秒地的A系列芯片一比,简直对不起那个苹果标。
当然,也就是因为那个苹果标,所以喷高通喷因特尔,反正就是不能喷苹果。
后世手机芯片厂商,基本只剩下华为海思、高通、苹果、联发科寥寥几家,其中华为、苹果都是自产自销,真正坐在这个牌桌上的有力玩家只有高通和联发科两家,其中高通又比联发科强势何止一点半点。
不过在09年的时候,智能手机芯片刚刚起步不久,德州仪器、因特尔、三星、英伟达、联发科、高通等各大厂商“群雄割据”,高通没有后来雄霸天下的英姿,联发科也没被小米一脚踩地上;
华为海思在这个领域还没起步;苹果在08年收购了PASemi公司,明年将会随同划时代的iPhone4发布第一款A系列处理器A4,不过是定制芯片,A5才是自研CPU,真正走上A系列默秒全的道路。
直到十多年之后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华为海思在被制裁的绝境之下把牙膏管挤爆,麒麟9000才看到了A14的背影,高通骁龙888则又一次跌倒在火坑里面,也算是在某个角度上“助力”麒麟十多年的追赶道路,使其在“死前”完成,结束了此前从麒麟980开始的双方各自领先半年的竟跑。
(作者按:写于2021年7月,经过大半年时间,从各自手机的综合体验来看,麒麟9000完胜骁龙888,包括游戏体验。)
不过骁龙可以继续迭代补救,并且即便是火坑,其他手机厂商也得抢着往里面跳;麒麟则被一道又一道制裁禁令锁死,试图艰难挣扎出一条希望渺茫的求生道路。
因为各个厂商的宣传,手机芯片在后世已经几乎等同于移动处理器,然而实际上一台手机使用到的芯片要多达几十片,除了以上提到的,还有DPS(数字信号处理)芯片、ISP(图像信号处理)芯片、射频芯片、音频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导航芯片、蓝牙芯片等等。
比如华为明明拥有5G主导权和5G芯片,却偏偏在21连续发布多款4G手机,就是因为空有5G芯片,但5G滤波芯片被卡住了。
滤波芯片是射频芯片之一,基带+射频才能实现手机通信功能,而在射频领域,95%的市场都被美日公司占据,国内公司在这个领域成果和市场几乎为零,海思同样未能突破。
不是海思不够强,事实上从mate20开始,华为就已经把射频中的功率放大器和低噪声放大器换成了自研,但一方面,滤波是射频中最难攻克的领域,另一方面,给海思的时间太短太短了,任务也太重太重、太多太多了。
回到正题上,因为洛神UI可以刷机使用,古词手机本身的宣传卖点就是性价比,参数就十分重要,其中的主要参数也就是后世哪怕普通消费者也都已经耳熟能详的几个领域:处理器、屏幕、摄像头、电池。
这也都是以小米为主要代表的手机厂商一直努力宣传的结果,这并非贬义,从手机商场的角度来说,小米这家公司有太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其中最主要的贡献就是,更加明确突出了宣传卖点,比如手机处理器、屏幕分辨率、拍照像素……都是如此。
事实上,手机处理器频率高、性能强,手机不一定不卡,屏幕分辨率高,屏幕不一定清晰,摄像头像素高,拍照不一定好——但消费者不懂!
小米将手机各个领域都给“数据化”,分辨率、像素、跑分,可以很直观地让消费者感受到差异,这毫无疑问是有利于宣传的,而且不算虚假宣传,人家说的都是实话,我说我屏幕分辨率比苹果高,确实更高,可没说我屏幕显示比苹果好
——比如iPhone11发布之后,那块326ppi(像素密度)的屏幕被全网嘲讽了一年都不止,但实际屏幕显示效果,iPhone11的那块720级别LCD屏幕可以把除了苹果、三星之外几乎所有厂商的旗舰手机,是旗舰手机,都按在地上打。
除了屏幕硬件本身之外,调教也是一个很重要因素,安卓有先天缺陷,色彩管理天然被ios吊打,三星旗舰一直使用的都是自家最顶级屏幕,给苹果的都是相对次一等,但实际观感上就是不如苹果。
不过在当时的网络舆论环境下,提到iPhone11几乎就少不了“大果粒屏”的嘲讽,以至于使用者没觉得差,说“不影响体验”“看不出来差距”都要被各种嘲讽。
这就是“数据化”宣传的效果。
这种宣传策略有好有坏,好处不用说,发布会有噱头,宣传有卖点,可以吊打友商,吸引消费者掏腰包。
弊端也很明显:拿到手之后,一对比就能发现真相,会持续降低信用值。
不过对于手机商场来说,手机卖出去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宣传策略毫无疑问利大于弊,因此一直都在往下延续。
小米“一亿像素”,华为宣传拍照的“夜视仪”“望远镜”,包括苹果各种“不明觉厉”的技术名称,比如视网膜显示屏、超视网膜XDR显示屏、超瓷晶面板,也都是这个套路,只不过较于各安卓厂商要更委婉。
这是苹果的高明之处,但不是谁都有资格学的,需要积累和底蕴,三星与华为一直在模仿和追赶,也是众多安卓厂商之中仅有成功的两家。
房长安定下的策略就是创业学小米,发展学华为,而华为其实就是一直摸着三星苹果往前走,前期肯定要各种数据化吊打友商。
因此实际体验都是次要的,定好宣传卖点,往这方面狠狠堆料,至于不宣传的不重要的地方,自然能省就省,现实里面小米也一直是这样的策略,宣传什么就做什么,做了什么就要宣传什么,所以才有“要不我给你科普一下缺点”“我用才是成熟”的调侃与嘲讽。
比如手机马达,苹果早在16年发布的iPhone7就把线性马达调教到了近乎巅峰的水准,但直到20年小米搭载线性马达,全网嘲讽荣耀“嗡嗡嗡”刷的到处都是,广大消费者才被科普这个线性马达有啥好处,即便在安卓手机里面,魅族也早两年就已经搭载了线性马达。
这与“刘诗诗带你品十核双茎头”“打飞机更快”“Easygirl”“出轨”一样,都是小米在营销上被人鄙夷诟病的地方,但从宣传效果来说,他们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并且每一次都是,否则不会一边挨骂一边死不悔改:商人是逐利的,肯定利大于弊才会去做。
作为“友商”,魅族也有“薄但也要持久”的跟风。
华为同样在营销方面有许多黑历史,“内存门”“疏油层”,到死都不回应,也没道歉,但悄悄给改了,并且做的更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