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给爷爷哭坟,朱元璋你激动啥? > 第172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

第172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2/2)

目录

所谓“丁谓挖沟”指的是北宋时期开封皇宫失火,将皇宫烧成废墟,宋真宗命宰相丁渭主持修复皇宫的工程。

而丁渭首先把皇宫前的御街开挖成一条大沟,取土烧砖、烧瓦,再把京城附近的沛水引进大沟内,使运送建筑材料的船只直抵宫前,竣工后又把废弃的砖瓦和废土填人沟内,然后修复原来的御街,这一统筹施工安排可谓举一举而三得,所以算是华夏工程建设史上的典范。

朱雄英这套“拆迁安置房-改造环境-建立沿湖别墅-发展商业区”的设想,可以说跟丁谓挖沟的原理是基本一样的。

而这件事情,满朝文武都吵过好几轮了,因为各种龃龉和利益牵扯,也没人拿出個靠谱的方案来,这个任务被朱元璋交给了朱雄英,没几日朱雄英就实地考察后交出了这套逻辑自洽而且不用朝廷出钱的整治方案,如何不让朱元璋欣喜呢?

朱元璋愈发觉得,大孙不仅有种种神异,能力也是不俗,只要多经过事情的锻炼,日后一定能成为一代明君,引领大明走向盛世。

马皇后亦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向朱雄英,自己家的大孙子怎么看怎么喜欢,而且要是没有大孙,恐怕洪武十五年的那场大病,她根本就挺不过去,因此每每想到此事,马皇后都觉得亏欠了朱雄英,这时候她自然想要帮朱雄英争取一些利益。

故此,马皇后主动开口说道:“大孙定是能做成这件事,让朝野上下好好开开眼界的,不过大孙这么好的才能,明年若是去就藩,怕是可惜了。”

——哎?

朱雄英微微一怔,明年他确实满十八岁了,而且按照大明的规矩,哪怕他是太子的儿子,他作为亲王也是得去就藩的,直到朱元璋禅位或者驾崩,朱雄英被册立为皇太子,他才能回到京城。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根据宗法制度的继承原则,也就是【礼有嫡子而无嫡孙】,所谓“周之道,有适子无适孙,适孙犹同庶孙之例,要适子死后乃立适孙”,意思就是有嫡子在就不立嫡孙,嫡孙和庶孙无异;如果嫡子亡故,嫡长孙才会被确立为嫡孙,成为祖父的继承者。

换言之,皇太子和皇太孙是不能同时存在的,皇太子在就不能立皇太孙,皇位必须有且只有一个第一顺位继承人。

从古至今在皇位继承逻辑的上,都没有皇太子和皇太孙同时出现的事情,这是一个悖论,普通百姓或许以为二者不是平级的,认为皇太子的继承权大于皇太孙,但在现行制度下,二者其实是平级且互不相容的,也就是说如果真的出现二者同时存在,那么一旦皇帝驾崩,二者的继承权是相等的.当然,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出现过。

那么打破规矩的个例情况有没有?有。

朱雄英了解到的,华夏古代历史上只有两例,也就是唐高宗李治立太孙李重润(李重照),明成祖朱棣立太孙朱瞻基,而后者在目前的洪武朝尚未发生,恐怕也不会发生了。

这两个例能不能当常态?不能。

李治、朱棣在有皇太子的情况下立皇太孙的行为,明显是违背宗法制继承原则的,而之所以二者这么做,都是因为在极其复杂的政治环境条件下,皇帝必须确保皇位传承到自己的血脉手里,属于是不得已之举而一旦有皇太子和皇太孙并立,那就说明,皇帝认为王朝存在着极大可能会被倾覆,两个备份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政治信号。

而在目前洪武朝的和平时期,皇位完全能够做到有序交接,如果释放出这种信号,所带来的政治影响是极为消极且负面效果极大的,除了给朱标和朱雄英之间人为划开一道不可弥合的裂痕以外,没有任何好处。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朱元璋绝对不会选择同时册立皇太子和皇太孙,也正是基于这一点,马皇后才会帮朱雄英讨要明年就藩后的好处。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兽世狂宠:娇娇雌性不生崽儿 穿书七零:首长别追了!假千金只想苟! 流放:姑奶奶亿万物资夺天下 被退婚后,隔壁全村肠子悔青了 斗罗:带着唐三打刚子 斗罗:穿成千仞雪跟班,被迫成神 富养流放权臣,从拜财神开始 皇室潜修二十年,开局陆地神仙 销魂灯 凤冠五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