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兖徐之役(3/3)
两处的大战几乎是同时爆发。
祝阿之战一直持续到六月上旬。
最终的结果以汉军战胜告终,最后是曹操麾下的校尉于禁打开了局面,指挥麾下的骑军一战击溃了青州兵的右军,而后乐进、典韦两将突入阵中,阵斩青州军右军主将,进而引发了连锁反应。
青州兵兵败如山倒,袁谭一路溃败到济南国的国都东平陵这才止住了溃势,据说收拢残兵只得一万余人。
不过汉军一方也是伤亡惨重,元气大伤,所以曹操只是派兵攻占了祝阿、历城之后,便没有再继续前进。
刘备带领的五千幽州骑被孙坚全部调走,没有骑军的掩护,曹操也不敢深入青州太远的距离,他也担心黄河北岸冀州军会在他进攻青州的时候切断他们的后路。
祝阿一战,也是让曹操麾下的兖州军短时间失去的继续进取的能力。
祝阿之战如果算的上是鏖战,那么郓亭之战,就是真真正正的血战。
郓亭之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一共有六万一千余人,汉军两万八千余人,魏军三万三千人。
双方在公来山、郓亭、箕屋山一线相持不下,谁也不肯后退。
臧霸若是再退,便会丢到在徐州的所有地盘,也将会丢失所有的军心,因此臧霸这次已经是泼妇沉重,甚至多次亲冒矢石,冲突掩杀。
青州别驾王脩也是亲临战阵,指挥军众前进。
王脩不是那不学无术的华彦,他精通军略,知晓用兵之道,青州兵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战力也是增强不少。
魏军士气如虹,汉军虽然武备更为精良,兵员更为精锐,但是一时之间却是被击退了数阵。
若只有朱治的话,可能郓亭之战汉军多半要遭受败绩。
但是事情的变故就在于孙策的身上。
朱治眼见魏军兵锋正盛,想要下令撤军,但是孙策认为臧霸骁勇,护卫众多不可轻敌,但是王脩亲临战阵却是不智之举。
青州兵虽比之前强上了不少,但是青州兵的将校却是少有斗将,若是能够斩杀王脩,便可以轻而易举的逆转战局。
直到最后,朱治还是决定相信孙策的判断。
随后孙策领丹阳兵三千向着臧霸带领的中军发起了反冲击,在吸引了臧霸军的火力之后。
在扬州讨伐严白虎时,蒋钦、周泰、凌操各带千名丹阳兵,自三路奔袭位于左阵的王脩。
蒋钦、周泰、凌操三人都是在孙静讨伐严白虎之时加入了军中,而后随着战功的累积,最终升任为军司马和军侯,跟随着孙策一路北上驰援。
三将都是一等一的斗将,麾下又是骁勇善战,武备精良的丹阳兵。
还没有等王脩反应过来,三将已经是在青州军左军的军阵之上撕开了三道缺口。
丹阳兵士气如虹,青州军左军的前阵也因此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王脩想要撤离前阵,但是凌操已经赶制,护卫在王脩周围的将校甚至没有凌操的一合之敌。
王脩被凌操阵斩,青州军的左军也因为王脩的战死,而彻底陷入了崩溃。
臧霸收到消息之后,也是无可奈何,眼见军势打乱,只能是带着本部兵马径直向北逃窜。
郓亭之战,就此结束。
魏军对于兖州和徐州两州发起的进攻皆以失败告终。
不同于没有了进攻能力的兖州军,朱治麾下的徐州军和扬州军却是士气如虹。
朱治请得命令之后,立即挥师北上,尽得徐州琅琊国北部诸地,并进入青州州内。
兖徐之役,以汉军大胜收尾。
而在司隶之地,孙坚也成功的击退了魏军的进攻。
此时的魏军正面临着汉军的反攻。
若是没有外力的介入,那么洛阳地区或许还能保住,但是青州绝对是难以保留。
这个时候传来的密令,就是为了让汉庭发生内乱,从而打乱汉军的部署,使得魏庭能够得到重新恢复元气的时机。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汉庭和魏庭的争斗越是剧烈,便越是对于太平道有利。